2022年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情况简报(二)|【学术动态】

2023-03-07 12:58:57 来源:京师文会

2022年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情况简报(二)


(资料图)

出版的部分研究专著

(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散文研究

张世磊:《屈原辞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从文体学视角出发研究屈原辞。作者先从文章体类角度将屈原辞分作诗体、赋体两类,每一类又依具体文本体征进行再分辨。再分辨时,根据先秦文体生成特点,着重从文体生成的文化依据、文本的艺术构思等视角立论,得出了一些新认识。

孙金梅:《汉代经学与文论》,中华书局。

两汉是经学昌明与极盛时代,因此探讨汉代经学与其他学术门类包括文学的关系,渐渐成为交叉研究的热点。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了经学与文论的关系:第一,在前经学时代和汉代的比较视野中论析汉代经学与文论的文化场域和话语规则。第二,论述文论空间里的汉代经学书写,探讨“五经”文本在汉代授受、流传、整理、研究活动中所包孕的文学思想。第三,分析经学视野中的汉代文论叙述,即依经立义圣化言说方式和意义建构方式下的汉代骚评、史论和赋论。第四,以《毛诗序》之尊废的学术演进和《诗大序》之风喻与诗教传统为例,阐述汉代经学与文论的赓续影响。最后,揭示汉代经学与文论的意义生成规则——依经立义在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中的方法论意义。

蒋晓光:《汉赋与汉代礼制》,中华书局。

本书是华侨大学蒋晓光教授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代礼制与赋体文学关系研究”(15CZW032)的结项成果,用礼制发展的脉络将现存的汉赋篇目串联起来,在两汉礼制构建、发展的宏阔历史文化语境中,将汉赋作为“礼-文”集合体来进行考察,力图通过对礼制与汉赋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揭示汉赋与制度互动的典型意义,试图还原影响汉赋发生、发展、变革的各种因素,从一个新颖、独特的角度更为细致地呈现了汉赋发展的全貌。

王思豪:《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商务印书馆。

本书首次全面而系统地整理汉赋用《诗》文献,详细而深入地论述汉赋用《诗》的经义内涵和诗性品格,讨论以经尊赋、以经丰赋、以赋传经三类问题,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和中西理论契合的高度,揭示了许多不为人所注意的诗赋源流之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独特而又言之成理的观点,为学界带来新的实质性的结论,弥补现有研究的诸多不足。

禹明莲:《汉赋评点研究》,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篇为汉赋评点的总论,力图揭示汉赋评点各类载体的评点特色及相互关联;下篇选录明清时期重要赋集评点个案进行研究,作为汉赋评点的典范。书稿在大量搜集、整理北大、清华、国图、陕图、及南图和南大等国内各大图书馆所藏赋学评点文献的基础上,将汉赋评点置于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整体框架中加以比较,分析其传承线索及评点特征,确立其在中国评点文学史和赋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及价值。在全面考察汉赋评点专题特色的过程中,既对评点者的生平及其评点活动、评本的刊刻、抄录、流传等予以考证梳理,又注重评述诸家评点与制度及时代风气的联系及特点,并涉及汉赋评点与诗、词、小说、戏曲、画论评点相互借用和影响的情况。力图揭橥历代汉赋评点全貌的同时,以个案研究汉赋评点的实相和特征,以期对汉赋评点作深入观照。

曲柄睿:《整齐世传——前四史人物列传编纂研究》,中华书局。

本书在汉宋间政治、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视域下,考察前四史人物列传编纂范式的形成;藉由人物列传编纂范式的延续与变革,讨论史家意图的流转变化;关照列传编纂范式限定下的史传与其他文献的互动与整合。通过列传编纂这一命题,考察前四史形成的现实基础及其中蕴含的史学思想,乃至文学意识,反思汉宋间史学发展的情况及史学与社会政治的互动,进而揭示汉宋史学发展的脉络,及其背后的深层历史动因。

赵俊玲:《汉魏六朝实用文体互渗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汉魏六朝是文学急剧演进的时期,也是文体高速发展的时期。作家们一方面沿袭前代存留的文体规范,另一方面又各逞才情,肆意挥洒,冲破原文体规范的束缚,甚至主动引入其他文体的功能特征,从而形成了实用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非实用文体向实用文体的渗透,强势文体向弱势文体的渗透,相近文体与非相近文体的互渗等十分复杂的文学现象。本书即围绕汉魏六朝实用文体的互渗现象展开系统研究。本书通过汉魏六朝人对文体互渗的认识、汉魏六朝破体为文的典型作家、汉魏六朝典型文体之间的互渗等,系统论述了汉魏六朝时期实用文体之间的互渗现象,实用文体与文学文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文体互渗发生的原因、特点、规律和美学依据,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汉魏六朝文体学研究在实用文体之互渗研究上的空白。

刘银清:《汉魏六朝书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汉魏六朝时期的私人交往书信为考察对象,勾勒这一时期书信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总结每个阶段书信的特点,探讨其发展演变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每个阶段书信的成就与不足,揭示汉魏六朝书信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吴冠文:《六朝山水文精读与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六朝时期大多出自文化精英之手的山水文学,其审美观念和文学表现方法在后世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与欣赏。本书上篇“精读部分”通过比较、分析和译注等解读方式,深入浅出地将六朝山水文学代表作家的名篇呈现在读者面前,期待此种方式既能展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也有助于各个层次的读者借此进入各种文学胜境,从中各取所需。赵宋以后几代画家所表现的山川湖泊可以与六朝人笔下的山水相互构成一定的阅读和观览张力,二者并观,读者或许能够更加感性地体味古人文字和画笔描摹表现出的多姿多彩的山水。鉴于此,本书上篇特为所选六朝山水名篇配伍相关的图像。下篇分专题论述六朝山水文发展演变相关的重要文献与文学问题。

李智星:《政序与文采——文道之间的〈文心雕龙〉》,中山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由一篇导论和八篇论文组成,其中大部分已刊载于《哲学分析》《中国美学研究》等刊物和已出版的文集汇编。上编由三篇文章组成,分别透过宗经与辨骚、古体与新声、儒学与文学之间的关联,揭示刘勰关于“文”的思想把握。中编两篇文章辨析儒家传统王政观中的王道和文教概念,为把握刘勰的“文—道”观提供了思想视角和脉络。下编是散论。

(二)唐宋散文研究

张撝之、王水照:《唐宋散文选注(典藏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宋散文选注》由唐代和宋代上下两册组成,选录唐宋两代著名作家52人的代表作品,共计112篇,均为历代传颂的经典,如《滕王阁序》《师说》《阿房宫赋》《醉翁亭记》《赤壁赋》等。每位作者均有简介,每篇作品均有详注和简析,是阅读唐宋代散文的上佳选本。《唐代散文选注》,张撝之选注,初版于1978年;《宋代散文选注》,王水照选注,此书初版于1963年,这两种“大家小书”均出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经典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丛书。现将唐宋合为一套,以便阅读。

李小奇:《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九州出版社。

园林是综合性艺术实体,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联系密切,园林散文所呈现的园林镜像、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是考察社会不同面向的窗口。唐宋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第一个繁盛期,园林兴造、园林宴游、园居生活、园林活动、园林审美等都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在学科交叉研究的视域下,以唐宋时期的园林散文为研究对象,探究园林构建与散文创作之间的交互影响,揭橥唐宋时期文学、文人与园林审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密切关系。全书分七章论述。第一章从传世文献中考查记园文本,分析园林散文文体形式的演变及其园林文献学价值。第二章溯源园记在唐代创体、宋代立体的过程,厘清园林游记和山水游记的本质区别,凸显唐宋时期园林散文的文学地位。第三章用文史互证的方法探讨唐宋时期大量兴造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寺观园林、书院园林、祠园园林的社会风尚,以及其与园林散文书写之间的交互关系。第四章从文本细读中探析园林卜筑与文人境遇的关系,总结唐宋时期造园布景的审美原则与美学思想,揭示园林营造与作文刻石的联系。第五章探讨园林宴游、节日游园、园林种植等活动在园林散文中的审美呈现,对比研究文学空间与绘画空间不同园林生活的艺术表现。第六章考查园林散文在景观题名、景观描述、园林活动方面书写的发展演变。第七章分别从隐逸观念、政治、经济、生命意识、园林迁变五个方面解读园林散文的文化内涵。

李芳民:《李杜韩柳的文学世界》,中华书局。

李白、杜甫、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影响深远。本书注重对作品的体贴、史事的发微和文化史的拓展,围绕他们的人生遭际、政治理想、个性品格、家世家风以及文学创作,对其文学世界进行了新的挖掘,揭示了四位作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贡献与现代意义。附录四篇文章,分别对张九龄、岑参、李商隐和苏东坡的生平或作品,进行了新的考证和阐发,严谨独到。

吕海龙:《〈史通〉文论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史自古一家,密不可分。文论、史论互渗互融,相扶相益。古代史论多含论文因子,将其纳入文学研究的阃域,既符合文学史发展实际,也可拓展文学研究视野及格局。刘知几的《史通》即是此类史论中第一部鸿篇巨制。其书聚焦于史著、杂史,偏记小说等叙事性作品。《史通》论史而及文,圆融文史。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已成共识;而在文学史上,也是一座里程碑式的著作。由唐迄清,论及刘知几及其《史通》文论者,历代多有名家。然相关论断,多为只鳞片羽式的评点。五四以后现代学术体系建立以来,则多为单篇论文或著作中的某一章节。篇幅和关注点所限,未能较为深入系统地发掘《史通》文论价值。当前学界对《史通》的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研究专著,仍大都集中在其史学价值方面,对《史通》文论价值的研究却不是很充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即深入挖掘与系统整理刘知几及其《史通》小说观。同时兼及散文、诗赋、笔记文学甚至戏剧文学等文体,并关注文史二者的分合关系。

李伟:《晚唐五代士风递嬗与古文变迁研究》,中华书局。

本书将晚唐五代的古文变迁作为中唐古文革新与北宋中期古文繁盛之间的重要过渡,补充了唐宋古文发展历程中的历史链条,不仅回答了古文在中唐之后衰落而至北宋中期复振的历史原因,而且沟通文学研究的“内因”与“外因”,充分结合时代风气、士风精神与思想嬗变等社会文化因素,对晚唐五代时期的古文变迁作出全面深入的文化阐释。

刘伟生:《隋唐五代辞赋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

本书属断代专体文学研究,将隋唐五代十国辞赋视为一个整体,在全面搜检与清理这个时期辞赋文献的基础上,对此时期绝大多数赋家赋作及其理论表达作立足于事实的深入解读,并结合时代背景与文体特质,从宏观上探究这三个紧密相联时期辞赋的发展历程与演进规律,分阶段描述并评析隋唐五代辞赋文学发展演变的历程与原因,以期突破以往研究或局限于分段与分体,或止于粗略的状况,尽可能还原与归结出隋唐五代赋史众彩纷呈的生态样貌与辞义俱胜的特别价值。

王水照:《宋代文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名家专题精讲”新出一种,收录王水照先生在宋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十余篇代表性论文,涉及宋代文学、宋型文化、苏轼研究、宋词研究、宋代散文研究、北宋文人集团研究等诸多方面,内容可谓既深且广,加以论述赅博,考证精微,文笔晓畅,富有可读性,集中展现了王先生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数十年所取得的卓著成就和宋代文学研究的独特魅力。故无论对古典文学研究者还是一般文史爱好者来说,这都是一部值得研读和庋藏的学术佳作。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增订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在宏观审视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的基础上,从文体、体派、思想、体裁、学术史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宋代文学的特质与地位。本书对1997年出版的《宋代文学通论》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订,主要增加了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宋代的禅僧文学”,二是“宋代的理学诗”,三是“宋代的通俗文学”,使结构、内容更为完善丰富,同时也凸显了宋代这个时代在文学由雅而俗的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本书对于宋代文史乃至传统文化的研究、普及、提高均具有较大的价值。

洪本健:《一代文宗欧阳修十讲》,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欧阳修综合研究的力作。作者洪本健教授是欧阳修研究大家,曾任全国欧阳修研究会会长,对欧阳修及宋代文学有极深的研究。本书虽名“十讲”,看似通俗读物,实是专精研究之作,意图对欧阳修做综合性研究,建立“欧学”。基于欧学的学术目标,本书不仅仅研究欧阳修的诗文,更是广论欧阳修在史学、经学等方面的成就。全书视域独特,采用他人视角、比较鉴赏等具有创新性的表达方式,广征博引,写作严守学术规范,十分扎实,可视为欧学的奠基之作。

东英寿:《复古与创新——欧阳修散文与古文复兴(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东英寿现为鹿儿岛大学法文学部教授。他长期从事我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研究,发现天理本欧集佚简,从而催生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全书分北宋初期的古文家和行卷,欧阳修的散文特色与古文复兴、欧阳修全集的编纂和版本,日本汉学——萨摩的汉学四个篇章。其中对于天理本性质与欧阳修史书文体特色的讨论经过时间的沉淀又有所更新,所以替换了相应篇目,对其他旧版的错讹也进行了不同幅度的修订与删改。

朱刚:《阅读苏轼》,北京大学出版社。

苏轼在诗、词、文、书、画各方面的成就如何?苏轼在政治上有哪些才能?为什么说“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如何评价苏轼的一生?为什么人人都爱苏东坡?除了苏轼成就非凡以外,还因为他作品中的思索和观照,总能触动人心,他的创作和人格,光辉璀璨,跨越时空,千百年后,依然令人敬仰。本书是复旦大学朱刚教授写给大众的苏轼读本,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简明版的苏轼传,叙写了苏轼特立独行的人格,狂放不羁的个性,博大的心灵世界,以及无人企及的艺术成就;第二部分是“作品赏析”,全面深入地分析了苏轼的代表作;第三部分“名家视角”,选取了黄庭坚和王水照的文章,第四部分“苏轼年谱”,能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苏轼。

(三)元明清散文研究

大木康:《明清文人的小品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

明清时代的江南地区,唐寅、陈继儒、冯梦龙等有别于传统士大夫的新型文人纷纷登场而活跃于文坛,本书即选录此一时期这些著名文人的八篇小品文以为窗口,借以观镜其丰富多姿的情感波澜和生活世界。全书八章,其行文体例颇为新异:每章先简要介绍该篇小品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再逐段对其进行注释和解说,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其思想内涵、文学意蕴、社会影响等,以期窥斑知豹,而展现当时这类新型文人的审美观念及生活状态。每章末尾皆附有相关参考文献目录,便于有兴趣的读者作进一步的阅读和研究。此外,各章还选取了十余幅与内容有关的照片图片,有助于加强读者对文本的直观感受和理解。该书内容深入浅出,在追求学术深度和高度的同时又不失幽默风趣,融学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可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口味与需要,是一本雅俗共赏的读物。

张啸:《晚明小品文审美嬗变研究》,人民出版社。

本书立足于晚明小品文的创作实绩与创作实践研究,从作品内容、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的分析延伸至对作品中涵盖的晚明审美风尚、文学思潮等时代特质的分析与挖掘。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与视角,以尝试探讨晚明转型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文学创作的双向互动关系;再现晚明小品文的发展和演变历程。本书所述的晚明时期为嘉靖元年至崇祯一朝结束的一百余年时间。这一时期的小品文创作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面貌,主要的作家有公安三袁,竟陵派的钟惺、谭元春、刘侗以及祁彪佳、汤显祖、冯梦龙和张岱等人。

陈欣:《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中华书局。

此书以清代楚辞学文献为研究对象,而清代楚辞学文献又极为丰富,其流传下来的总量几乎超越此前历代楚辞学文献的总和,可谓汗牛充栋,真正得到整理与研究的是极少数。因此清代楚辞学文献亟待学界的梳理与研究。《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全面而系统地考论清代楚辞学文献和学者资料,在地域文化和阐释学的视野下,运用文献学与文艺学结合、历时演变与共时差异并行考察的方法,再现清代楚辞学的发展轨迹、特征和成就,以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研究视角的缺失。有助于更清晰地、立体地把握清代楚辞学的研究理路、内在联系和整体风貌,进而借助新的学术时空观,为当下楚辞学研究提供新的观念、视角和方法。

章建文:《张英父子与桐城文派的形成和发展》,黄山书社。

本书围绕桐城文派的创建与发展,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比较与分析,还原了张英父子在桐城文派中应有的历史地位,厘清了桐城文派形成与发展的线索。本书稿是桐城派研究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张剑:《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凤凰出版社。

本书以翁心存日记佩韦室日记日损斋日记绍英日记等为讨论对象,汇集了作者对中国近代日记文献整理和研究的一些思考。内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日记与时局的关系,寓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之意;二是日记中的人物,尤其是对日记作者生平、性情和生活史的研究,映射出近代日记的一个基本面向;三是日记与文学的关系,这是近代日记值得挖掘的一处富矿。

陆胤:《国文的创生:清季文学教育与知识衍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清季新学堂骤兴,以“国文”为名的新式文学教育应运而生。国文一科既是近代知识秩序、知识载体、知识传播方式变动的产物,又涵纳了传统蒙学和古文词章之学的诸多经验,负有培养读写技能与脉延国族文化的双重使命。本书聚焦于“国文”的创生时刻,旨在从教育实践角度切入“文学”古今之变,进而试探近代知识形成的普遍机制。

王达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桐城派》,安徽大学出版社。

桐城派是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引领者,是北京大学精神的主要缔造者,也是新文学的拓荒者。桐城派学者在中西文明的撞击中,有的从古典走向现代,有的则在输入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依然守望着华夏的根脉。本书全面阐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桐城派,展示了桐城派学者在国步艰危时代,秉持中体西用的基本观念,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积极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变革,在引领、助推现代化运动中焕发出惊人的创造力,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一度致使学坛出现泛桐城派现象。

张向东:《清末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中华书局。

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是清末以来数十年时间中,社会环境和文学自身不断发展演化的结果。清末以来的白话报刊,是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变革的最直接因素之一。清末白话报刊驱动与孕育了五四文学革命。但清末的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前后演进关系,而是在曲折发展中的螺旋上升。清末的白话报刊,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驱。本书选择以白话报人与作家、读者、语言与文体、文学格局、主题等几个问题为支撑,以具体的问题和文本分析为抓手,去分析清末的白话报与文学革命及其新文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五四文学革命在清末的萌芽和演进过程。

(四)古代散文研究综论

杨庆存:《中国古代散文探奥》,商务印书馆。

本书内容涉及散文渊源流变、基本理论、创作史实、经典作家、民族特色等方面,深刻揭示了中国古代散文的博大精深与艺术创造,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作者详细考论了散文的产生并不晚于诗,散文概念在南宋典籍中广为使用,并非“舶来品”;提出以音乐性为标界确立散文研究的范围,论证赋与骈文均属散文范畴;重点考察了宋代散文以体派衍传为演进模式的繁荣景观与“以人为本”的深厚人文底蕴,深入分析宋代散文体裁样式的开拓与创新;以苏轼、黄庭坚、李清照、杨万里、辛弃疾为具体论述对象,逐一指出了这几位大词人、大诗人的散文成就,揭示了他们开创的散文奇观。

许结讲述、蒋晓光整理:《赋学讲演录(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根据主讲人教授“中国赋学研究”课程的课堂录音整理而成,是继初编、二编各十讲之后的新十讲:辞赋讽谏、六义入赋、赋迹赋心、赋体丽则、曲终奏雅、古诗之流、不歌而诵、体物浏亮、祖骚宗汉、赋兼才学。主讲人针对辞赋艺术的主要特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选择辞赋研究中的重大理论范畴进行讲解与辨析,生动活泼地再现了赋学的历史与批评。

蒋晓光主编:《赋学档案》,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20世纪以来关于赋学研究的学术档案,分为20世纪以来赋学研究综述,经典论著收录、评介,研究论著提要,大事记四部分,其中20世纪以来赋学经典论著收录及评价是全书的核心内容,所收录的赋学经典论著涉及赋的起源,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赋的纵向横向研究、专题研究,赋的文献学研究等内容,反映出20世纪以来赋学研究的大体情况。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增订本)》,中华书局。

本书力主回到中国文体学语境来发现中国文学自己的历史,分别从学科论纲、文体史料学、文体分类学、研究方法、文学风格学,以及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体观念、理论及论著等方面出发,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征引翔实,论证周密,结构精严,解决了诸多难点及关键性问题。研究方法上,提出在继承古典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鉴之以西学,助之以科技,考之以制度,证之以实物”,建立具有现代意义与学术高度的中国文体学,并在本书中躬践行之。本书既有文体学的理论建构,又有文体学史的多元考察,宏观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发展轨迹,是文体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本书荣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初版于2011年,此次增订再版,增删改并超三分之一,体现了作者更新更深的思考。

姚爱斌:《中国文体论:原初生成与现代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运用语境还原、原典精析、史论融通、中日比较等方法,深度反思中国文体论原初生成与现代嬗变中的诸多问题。首先从概念层面考察从先秦两汉时期主导性的“文”和“文章”观到汉末魏时期出现的“文体”观的演进过程,比较“文章”观与“文体”观的不同内涵,分析古代文体论生成、发展的文学动因和文化语境,揭示“文体”概念和文体论产生的文学史意义。进而追踪中国文体论从传统向现代嬗变的轨迹,在中日交流、古今之变和西学东渐等多重历史文化背景下,揭示以“语言形式”为核心内涵的中国现代文体观的形成历史,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体观的日本接受以及日本近代文体观、西方文类学和语体学对中国现代文体观形成过程的不同影响,深入探究中、日、西“文体”观传播、影响、嬗变、转换的内在动力、机制和规律。本书还以经过重释的古代文体论为学理基础,对七言诗体起源发展问题以及“通变”“风骨”“奇正”等重要文论范畴作了更为契合历史语境的阐发。

- 全 文 完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章由京师文会出品,转载需同意

欢迎投稿,稿件请发至

jingshiwenhui@163.com

长·按·关·注

▲向上滑动

WEN

HUI

jingshiwenhui

顾问

郭英德

主编

李小龙 诸雨辰

图文编辑

冯浩然 谢宜君

林丹丹 曾子芮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

中华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科交叉平台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